Tuesday, September 30, 2008

口腔和肛门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总离不开性的观念,所以他的发展分期解释,就被称为性心理发展期。口腔和肛门是人类最早获取欲望满足的部位,在幼儿的发展初期,主要有零到一岁的口腔期和一岁到三岁之间的肛门期。

从出生开始,婴儿最渴望的快感就是嘴巴的吸吮,即使眼睛还没张开,他的小嘴已经懂得寻觅奶头或奶嘴,这也许是生存的本能。从出生到一岁间,基本上婴儿会把什么东西都放到嘴里,会玩嘴唇口水,会咬人咬东西。。心理学家把这个时期称为“oral stage”,嘴成为敏感区,成为快乐之源,如果吸吮受到制止和压抑的话,幼年期间得不到的满足将影响日后的人格形成,又或者说会负面的寻求口腔快感的彌补,如酗酒、吸烟,等行为。

肛门期“anal stage”的幼儿开始探索从自己体内排泄出来的排泄物,也从排泄的过程得到满足和快感。不仅如此,幼儿可能也喜欢玩弄自己的排泄物,如把小便当水来玩,小手也把大便抓来玩。这阶段的幼儿会把大小便当成主要任务,而父母亲在这同时也展开了‘toilet training’。心理学家认为:不要粗暴地对待孩子排泄习惯,也不要过早地强迫他自己大小便。时间一到,这个本领自然一学就会,过分严格或太过随便如厕的训练,竟然也会影响到儿童日后的人格。成人的行為上表現冷酷、頑固、剛復、吝嗇等,可能就是肛門性格的特徵。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强调的是潜意识,在幼年得不到的满足会影响到日后的生活。老公和他其中一位哥哥相差一岁多,两人从小到大感情不曾好过,一见面就弩着脖上的筋。有次听他们大姨说,那做哥哥的在弟弟出世后还来抢阿娘的奶喝,阿娘不给。他哥脾气向来不好,到了三十大几才结婚;不懂是不是幼年期的遗憾得到了彌补,还是淡忘了他的潜意识,两兄弟的关系到了中年才有了改善。

Saturday, September 27, 2008

讲粗话

老三读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从学校回来,对她的哥哥说:“You bastard." 我吃了一惊,一个五岁的小孩怎么说出这么难听的粗话?那时我们还在奥市,孩子们才开始这里的学校生活,她说是听到同学这么说,她也学着讲。

这里的学校是不管学生讲粗话的,讲粗话也不算是什么犯规,因为没有伤害到别人,如果自己觉得被冒犯了,顶多是自己走开或者告诉对方你的感觉。大女儿Y6时有个好朋友,但是她很爱说粗话,女儿心里不舒服,回来跟我说不想和她做朋友了。我说,你去跟她说明你的感受,如果她不能体会你的感受,那就没办法了。结果两个小朋友和好了,她也尽量不在我女儿面前讲粗话。女儿Y8的老师Sandra很幽默,每次她听到学生讲粗话,她就说:“Did you say duck?Quak-quak!”学生听到了老师的暗示,马上就住口了。

我的邻居老佐治的口头禅是‘血腥地狱’,我们跟他谈话也投其所好参几句‘血腥地狱’,孩子们听到了就说我讲粗话,‘血腥地狱’也是swear word来的。我反而对他们现在流行讲的“suck”觉得很刺耳,但是他们强辩说那不是swearing,只是一种slang俚语,那听起来象是不雅的动作,他们却说那是形容很糟糕很坏很受不了的最佳词句。我接受不来,我还是认为那是一句粗话。

星期三考完试回来,老公问我考得如何?我回答:“SUCK!”咦,心里好象舒畅些了,原来讲粗话可以减压!

Thursday, September 25, 2008

Dirt is good!

刚忙完了三个星期的teaching experience,那是在另一间幼儿园,离我家十分钟车程。那幼儿园的SES比较低,设备不象我原来实习那间幼儿园那么完善,但是我可以看到孩子们的真和乐。

这间幼儿园鼓励很多的messy play,water play, sand play,小朋友可以毫无顾忌的玩乐,不怕湿不怕脏不怕乱。画架上和桌面上有纸张和颜料,小朋友也可以自由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他们的衣服从来不会干净的,都染上了泥和颜色,有时更是全身湿漉漉。

有个早上下了雨,天一放晴,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跑出去玩和踏水窝; 威立弄到裤子湿了,索性就躺下去,还在那积水窝里打滚。我看了心里想,真象一头小猪在泥浆浴,但是我不敢说出来,不懂会不会冒犯他。后来有位老师说:“威立,你真象一只可爱的河马!”他很高兴地再滚了几下。那老师对我解释说:“没关系,脏了待会就替他们换衣,这是他们探试大自然的一个方式。”这让我想起一个洗衣粉广告:Dirt is good!

Saturday, September 20, 2008

大自然@性

最近幼儿园忙着spring garden这主题。春天是自然界万物苏醒的季节,除了播种,一切的昆虫也从冬眠中醒过来,老师准备了“昆虫”这个课题。

大班的小朋友们用旧鱼缸养了一只大蜘蛛,其他的小朋友们也在花园里找小虫来观察。德莉亚也在室内提供了一些昆虫的参考资料,墙上也贴着许多图片。我发现到有张图片是两只蜻蜓正在交配,两只虫儿扭成一个心型,很有趣。老师们即说起,有些大班的小朋友已经在谈着男朋友女朋友,还说有没有kiss和sex,那些小家伙可真是早熟啊。

我们家有母鸡孵蛋,记得小女儿问过:为什么不可以用超市买回来的蛋?因为那是不fertile。
要怎样鸡蛋才会fertile?要有公鸡和母鸡mating。
公鸡母鸡怎样mating?@:@......那公鸡sitting on母鸡。
???Mummy, do you have eggs?:@:@........
oh....oh...oh...费了我好多唇舌,嘿....性教育!

Form 5 时上biology,记得一为很壮魁的印度老师说:kamu tak pernah nampak katak duduk di atas katak kah?全班的女生很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我们这乡下,孩子们可以看到蜗牛坐在蜗牛,两只苍蝇黏在一起,牛羊春期和交配........这些观察都可以提供性知识的教育,不一定是人的性经验才可以性教育。

有一次,儿子看到公鸭在追逐母鸭,然后压在母鸭上面,他说那只公鸭很naughty,用竹竿去赶它。我们跟他说,那不是naughty,它们是mating,是having sex。( 啊....大人也会压在一起的,他们也不是naughty! )

Saturday, September 13, 2008

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本书是在03年买的,当年回马时,带了回去送了人,回来又买了第二本。

Photobucket

这是一本学术论文集,是有关华人在纽西兰的历史。由奥克兰大学大亚洲研究学院副教授叶宋曼瑛所编篡,她是研究纽华人的权威,有多本纽华历史的著作。

纽西兰华人的历史,有如世界其他地区--英,美,澳的华人历史一样,在清末时代被引入的劳工,主要是在矿场工作。在那水深火热的年代,离乡背井无非是为了赚钱寄回乡,好让家乡的人有餐温饱。又或者说,赚了钱,就衣锦回乡,买屋买田。早期来纽西兰的华人主要是集聚在南岛西岸的金矿场,因此纽西兰也被称为小金山。

华人是勤奋的,渐渐地引进了越来越多的同乡,1881年约有5000人,占当时非毛利人的1%,也有统计说曾高达八千人。人数的增加和华人集居及不同的生活习惯,引起了白人的猜忌和偏见,在1896年实施了仅对华人入境高达£100的人头税,这实际的目的是要阻止华人的到来。

那个年代的华人,是叫做sojourner,或是旅居。根据书中James Ng的说法,当年旅居纽西兰的华人有几项特点:强烈的同乡凝聚;从事劳力或容易变现的生意;最终目的是寄钱回家,日后衣锦回还乡。因此,他们抗拒异族通婚,自我隔离,保持独特的文化传统,有意拒绝参与当地政治。这一切由同乡会等等的组织,强烈地抗拒他族的同化。简单一句,就是:“身在胡边心在汉。”民国初年的建国,海外华侨的奉献就是一个证明,旅居外国的华人是心向中国的。

金矿采竭,许多矿工回乡去了,也有的留了下来,转行做菜园,这也是劳力和容易套现的行业,华人的目标从黄金转移到土地去了。有了土地,就有了决心留下来,那是纽西兰华人的第一代。在二战结束后,大陆变色,有人更认为回不去了,干脆留了下来,那已经是第二代。后来九七恐慌,引发另一轮的华人移民潮,是近期的事,记忆犹新,不多叙述。

有说道:“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

在这百多年之前,中国多个朝代主张锁国,中国人是依家恋乡的,更是‘父母在,不远行。’别家离乡是件悲惨的事,更何堪去国。就算漂泊到他乡,死后尸骨也要送回家乡安葬。近百年来,什么原由华人散布世界各地,并安居下来?他们有家归不得吗?还是家不堪归去?倘若,当年大陆没变色,中国那几十年不设铁幕,华人自由出国回国,那他们还会不会留在他国?我知道,这些都是多余的提问,历史已经变了事实,无从挽回。

此心安处是吾乡。既来之,则安之。他乡变吾乡,只要是心安之处!

Photobucket

Thursday, September 11, 2008

下冰雹了

Photobucket Image Hosting

最近的天气都是晴时多云偶阵雨。

下雨时,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很不开心,因为关在室内,狭小的空间无法让他们发泄精力,有的小朋友就碰撞吵架哭闹。

眼见乌云密布,响了阵雷,天空哗啦哗啦地下了倾盆大雨,还夹带冰雹,把屋顶打得沙沙响。小朋友都踊到窗前看,不到一会,外面的地面已经布满了白花花的冰雹。

雨停了,我开了门,小朋友很高兴地跑出去,赤着脚也不怕冷,把地上的冰雹捡起来玩,还有的小朋友把它放到嘴里去尝。

一位老师说:“没关系,这可以加强他们的身体抵抗力!”哈哈!

Sunday, September 7, 2008

幼儿涂鸦的发展阶段

Photobucket

幼儿期间画的一些杂乱无章的线条,通常我们称为scribbles或涂鸦。这是幼儿进入写字和画画的前奏,更重要的是,幼儿还没有足够的语言能力前,借用图画和线条来表达他们的思维。

基本来说,一岁到四岁之间的幼童借用涂鸦来自我表达,不仅如此,涂鸦还可以协助发展他们的眼手协调,大小肌肉的发展。

两岁以下的幼儿,他们的涂鸦是随机的,无目的的,纯粹过程的,所以也不可以当成是画画作品。他们握笔的方式是五指紧握,涂鸦时运用了肩膀和身体的活动,画的线条是依照身体的摆动或者手臂上下的捶动。这时候的作品通常是点,左右上下的横竖线条,或者是单纯的曲线。这阶段是没有必要去纠正孩子的握笔方式,他们手指的小肌肉还没发展到正式握笔方式,除了五指紧握笔尖朝下,还会象握镬铲那样挑着笔尖。

二至三岁左右的幼童,开始可以控制他们的手腕,这时候可以画多样化的线条,包括了圈圈和旋涡,还有,线条也可以趋向各个方向。同时,他们也比较专著的画画,开始明了画纸的空间,已经会讲话的小朋友也可以说明他们的画画。这时候,握笔的方式已经正确,但是为了不紧绷着手指的小肌肉,幼儿不适宜用太幼细的笔。

四岁开始,就可以画一些简略的图画,用一些给人一眼明了的图形或符号,他们不仅开始画画,享受画画的乐趣,也可以开始写字了!

再三强调,幼儿的学习,在乎它的过程多于成果,多称赞多鼓励,就是他们学习的奖励!

Photobucket

Friday, September 5, 2008

I love u mummy!

今天中午要回去学院,有一个workshop一定要出席;也同时到城里去办些事。

习惯性的,要出门我才把手机打开,看到有一条短讯,写着:I love u mummy! 是儿子send过来的,本能的反应也想回一条短讯:I love u too!再看,咦,时间是8.55am,他是在今早上课之前传过来的,他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传短讯给我呢?是不是他做了什么错事,先讨好我,好让我不骂他?还是他发生了什么事?

现在又不是母亲节,我的生日也过了;他为何特地选这个时间传个短讯说爱mummy?儿子习惯在睡觉前说:good night mummy,I love u mummy! 但现在还没到bed time。我越想越乱,儿子究竟是怎么啦?赶紧打了个电话给老公,今早送他上学时,有没发现什么异样?老公说没事,就算有事也会先联络他,他的公司就离学校不远。

我的心有点乱,担心他是不是有些难言之隐,更怕他是不是闹了情绪不会处理。很想拨个电话给他,但上着课是不可以接听电话的。讨论会在进行的时候,有点心不在焉,为什么儿子短讯说:I love u mummy!

好不容易讨论会结束了,出来马上拨了个电话给儿子,问他是否传了短讯给我说:I love u mummy! 他的反应有点尴尬,他说是他的同学抢了他的手机去玩,然后随便发了个短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我舒了一口气,说:I love u too!

Thursday, September 4, 2008

画与话

我在观察三岁的Gemma画画,并和她谈话。

我:你在画画吗?
(她拿了一张纸在看着。)
我:想画一张画给妈妈?妈妈喜欢什么颜色?
G:我妈妈喜欢紫色。(她选了一枝紫色的画笔,开始在纸画了一个小圈。)I am going to draw a snowman。(她又在圈里画了两个小圈。)那是雪人的眼睛!
我:这是雪人的头,还有眼睛,那雪人的身体呢?
G:这是它的手(画两条线从圆圈旁伸延出去),这是脚!(两条线从圆圈下展延。)
我:雪人的脚好长哦,他很高。
G:这是雪人baby,(她又在圈内中央画了一个小圈,中间还加了一点),这是他的belly button。
我:那是一个baby,baby还没长出头发?
G:baby有耳朵,(画了一个小圈在左边)这耳朵太小了,(画了另一个较大圈一个较小的圈在右边)这两个是baby的耳朵。(她用颜色笔在头顶上画了七八条线)baby got lots of hair!
G:(她抓起了另一枝画笔)I like pink colour,(这时候她画了一个大圈)this is mummy snowman!

(接着,她画了两个眼睛,又用画笔在眼睛下涂满一个小椭圆圈,说那是脸颊。她跟我说了一堆有关她妈妈的事,还告诉我妈妈的partner 叫做Toby。)

G:妈妈有长头发,(她又在那图的头上画了很多条线)mummy is wearing this bib。(她画了两条竖线,又在竖线上画了两条横线。)
我:妈妈是大人,大人不带口水巾的,妈妈煮饭时是穿apron的。
G:yah,she is wearing an apron,this tie at the back。(她接着画了两条线从围裙展延出去。)

到最后,我跟她说,四点钟了,我要回家了。
她问:Do you have children here?
我说:No,they are big kids ,they are at high school。
她想了下说:We are at low-low-low school。 (一面说一面把手比着压到桌子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