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28, 2008

保留一些文字(一)

在别处发表过的文章,在此保留。


如何应付孩子的情绪

应付孩子的情绪,大人是被动的。能够让孩子平衡的抒发情绪,能调制自己的情绪不至于失控,才能让孩子在人格和社交的方面健康成长。

基本上2岁到6岁这阶段,是培养他们调制情绪(emotional regulation)的关键时刻。过度的放纵导致情绪失控,孩子容易生气发怒,那就是所谓的刁蛮任性。又或者过度的压抑,太过严格的管教使到孩子不敢表达情绪,无论是欢乐悲哀害怕都藏在心里,小小年纪就表现忧郁内敛。调制情绪是教导孩子在适当的时候表达他们的情绪,也就是说行动是在思考之后。

我的看法,应付孩子的情绪,无非是接纳和疏导。接纳是表示同理心,孩子有喜怒哀乐是OK的,当孩子表示某种情绪的时候,大人要表示知会,而非不闻不问。我们对孩子的情绪表示同理心,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判断,一定要解决方案。比如说孩子和他的朋友闹意见或抢东西,他很生气,我们可以表示认同他生气的原因,但不需要判断谁对谁错,或者该不该替孩子出头,又或者责备生气中的孩子。疏导孩子的情绪不是转移他的视线,比如说孩子为了上述的原因生气,大人说:不要紧,我们吃icecream去!应该让他说出原因,说不定在这过程中,他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也没有了生气的理由。不过,有时候大人是有必有做出一些建议和选择给孩子,让他们知道怎样处理自己的情绪。我的儿子刚到NZ读书不久,有的白人孩子叫他chingchangchong,那带有些歧视和嘲笑的成份,他很不高兴,回来告诉我。我告诉他可以有几个选择,一是walk away自己走开不理会他们;二是tell them off,告诉他们你不喜欢被称为chingchangchong;三是告诉他们你的名字,让他们不叫你chingchangchong。他选择了第三,以后那班白人小孩也不叫他chingchangchong了。

大人应付小孩的情绪也可以是主动的,那就是树立榜样,给孩子耳濡目染。大人也是可以向小孩适当的表达情绪的,我们高兴的时候,可以兴高采烈的孩子说;就算是难过的时候,也可以让孩子知道你的处境。所谓适当的,就是不超出孩子的承受力,当你激怒或悲沉的时候,最好不要伤害到孩子。孩子是会模仿的,如果他有情绪时,你能够从他的立场去关心他,别人有情绪的时候,他也一样可以表示关怀。

其实情绪是脑部控制的问题,情绪控制得好不好,遗传因子也有关系。曾经听过这么一个个案,有个四岁的小孩很容易发怒,一生气就乱甩东西乱打人,他不是过动儿,只是思维能力和行动有点不协调。他的母亲后来和这小孩来个协议,每当他很生气的时候就作出Ultraman那样,跳出来双手劈在胸前,大喝一声。渐渐地这小孩懂的控制他的情绪,也就因为他这么一个Ultraman的动作,其他的小朋友懂得避开他的情绪,冲突少了,他赢得了一些友谊,慢慢地也就恢复正常了。

我只觉得,大部分的家长,不是在应付孩子的情绪,而是被孩子的情绪控制了。还是一句老话,只要大人懂得孩子的成长过程,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