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31, 2008

玩脏的......messy play

现代很多家长都不能接受小孩任何的脏乱,怕不干净,怕生病,怕不整齐,总而言之就是不可以肮脏。

在外国的幼儿教育里,messy play是很重要的一个项目。玩脏的就是要动用到双手,让手直接接触到媒体,让他们可以直接的体会到各种质感。

从肢体上来说,messy play有韵律的配合手指,手掌,身体来行动,还可达到手眼或身体的协调。messy play的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在情绪上和心理成长的一个辅助,因为是没育一定的规范,小孩可以无拘无束的玩,一方面可以舒缓他们的压力和沮丧,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学习突破心理障碍,在接纳脏乱的同时也学习接纳和包容别人。

一个长期处于无菌和绝对洁净环境里的小孩,在这样挑剔的环境里,如何对别人有包容心呢?搞不好洁癖成瘾,变成OCD!

Friday, May 30, 2008

减税

这次的财政预算终于打出了减税的底牌,因为今年是大选年。

从10月开始,减税后进入口袋的钱每周最高$28.08。减税的幅度只能说隔靴搔痒;特别是在现在物资和汽油高涨的时刻,加上银行的利率调高,减税所得只不过是从眼前溜过而已,并没有抒缓消费压力。

工党当家九年,人民已经厌倦了,一个政党在位太久就会出现弊端,继续掌政只能为他们的弊端遮掩。民调的指数已经显示工党的支持率下降,反观国家党没有任何新颖的政见,他们的支持率已经遥遥领先。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两线制的政治体系,人民是老板,才能发挥他们监督政府的作用。

Sunday, May 25, 2008

饥馑四十

儿子说他要参加“饥馑四十”,我说‘好’!(现在的小孩都不曾挨过饿,给他试一试饥饿的滋味也好。)

他自己去找赞助人,自己决定“饥馑”的配套;儿子决定了在四十个小时内不吃东西,只喝果汁和吃薏米糖,同时也在四十个小时内不说话。从星期五晚饭后,一直到星期日的中午十二点,都不能用餐。

星期六早上,他必须去踢足球,那是需要消耗很多能量,只见他抖着双手拿薏米糖吃,一直喝水。我还担心他体力不支,但他还是那样活跃如常,踢中锋的他得跑上跑下。原本是不能讲话的,但是球赛进行的时候必需和队友沟通协调,所以教练让在球赛进行的时候破戒讲话,球赛一完毕他又哑吧了!

今早我问他,饥馑结束后想吃什么?他用手机打字,说想吃一尺长的Subway,哈,饿坏了。过后我再问他,饥馑的感觉如何?明年还要再做吗?他说that’s OK,还可以支持久一点,其实也不是很难过。

我想,他还没有真正体会到饥饿的痛苦,不过却给他一个自我纪律的机会,当要进行某个决定的时候,就要有坚持的意志,而他在这四十个小时内做到了。

Friday, May 23, 2008

未来的小小音乐家

今天小Ivan给了我们最大的娱乐!

记得Ivan还是很baby的时候,他的妈妈说他不喜欢吵声,妈妈都是静静悄悄的,很少给他stimulation,我们也是对他小声小气的,不大敢惊动他。

小Ivan长大了,现在他已经在模仿别的小朋友,别人做什么他都在用心的观察。今天,我们摆设了一些乐器在地上,也给了他一些摇铃,他非常高兴地用双手摇动,发出了噹噹铃声。后来,我把一个音乐玩具给他,一触动到那玩具即会发出音乐来。他坐在那儿玩了好久,音乐一响起,他就摆动身体,有时又摇头或点头,好象陶醉在音乐里。

到了下午,小Ivan抓到了另一个玩具,他放到嘴里去咬,无意间他把玩具在嘴上摆动的时候发出了‘哇哇哇’的声音,他觉得很有趣,不断地把那玩具放在嘴上哇哇哇哇地玩。我们逗他说:“Ivan,you are singing!”还给他拍掌,他高兴地双手不停的舞动。

今天,小Ivan是我们的小小音乐家,给我们表演了一场演唱会。

Thursday, May 22, 2008

毛利裔华人

最近上课老是在谈毛利文化,而且有一项作业是谈"我跟毛利文化的沟通"。想到不久前发行的一本书:《毛利裔华人》,那是奥大Manying Ip教授新的著作,于是跑到图书馆去借来看。

Photobucket

叶宋曼瑛是奥克兰大学亚洲研究学院副教授,有多本有关纽西兰华人历史的著作,这次引起她关注的是毛利和华人混血的课题和历史因素。

在十九世纪末,继美国之后,淘金热到了南半球,也是所谓的小金山,白人殖民主从中国引进了华人矿工,那也就是最早移民入纽西兰的一批华人。1881年,白人的反华条例不允许华妇入境,并加重华人入境的人头税。后来,金矿淘竭,一些不愿回国的矿工留了下来,改行种菜。当时,同样遭到白人政府边缘化的毛利人也在华人的菜园里当劳工,华人和毛利人就开始了接触。那时候大部分的中国男人在家乡已经有妻小,娶毛利妇女只不过是当小妾和帮忙家事务农。

其实,这两方被白人边缘化的族群一直都没有被人关注,直到1990年代,开始了新一轮的亚洲移民,又再引起白人社群的另一度“亚洲侵略”恐慌,一些貌似华人的混血儿开始质疑自己的身份。也是在同一个时期,政府检讨‘怀唐夷’条约不平等的赔偿,让毛利族的尊严开始抬头,使到一些混血儿也在混淆到底该依附那个族群。

这本书描绘了七个毛利裔华人的家庭,其中有描述了老一辈和年轻一辈作为毛利裔华人的心情和感受。对一群被边缘化了整百年和对自己身份不明确的混血儿,这是一部很珍贵的口述历史。

Photobucket

Monday, May 19, 2008

读书的心态

今早把课本拿出来看了一会儿,没什么心情,看不下去。朋友说,我现在读书的心态不同了。

算一算,我花了二十一年的时间来读书,哈,读完这个课程就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世纪了。想想啊,读大学的时候没怎样享受到校园的乐趣,因为那时候正忙着谈恋爱,四年里就那样相思相思地过了。真正读个象样的书是硕士班的时候,那比较象做学问做研究;虽然那段日子很忙,有家庭孩子还要上班,但是日子很充实有目标,三年都撑过去了。

老公说我,现在读书是读“爽”的,我不认同。只是心态不同了,可能是年纪的关系,目标跟以前比起来没那么明确强烈,也许缺少的就是冲劲。

Sunday, May 18, 2008

家庭树

有一次孩子回来说,她朋友的家庭树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还可以说出他们的祖先的姓名和发原地。她也问,我们的家庭树是怎样的?

我无法回答夫家的家庭树,我本身的也只能追溯到我的祖辈,顶多是十九世纪。象我们这些过番南洋的后辈,祖先大都是贫苦人家,漂洋过海到南洋找生活,也没读过什么书,加上战乱,如果要有很好的族谱记录是很不容易的。

前两年,小女儿的一项作业是有关二战的口述历史,我大致上给她说了我外祖父在抗日战争时地下活动的经历和我妈的一些经历。我本身的家庭树还可以很清楚的画出来,但是老公家的就含糊不清,因为他的父母亲很少跟孩子提起从前。

这次老公回马探望生病的父亲,我请他问清楚他的家族状况,让孩子也为他的家庭树而骄傲。老公的父亲是个遗腹子,祖母生下他后就改嫁,把他留给族人照顾,很小就替人放羊养自己,到了十一岁,已经过番南洋的姑姑花了一笔钱把他接到了马来亚,就那样亦侄亦子的跟着寡居的姑姑过日子。

我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家庭树里,虽然没有显赫富贵的家族,不过我们也没有做奸犯科的不良分子,都是踏踏实实的老百姓,那是可以让他们引以为傲的!

Saturday, May 17, 2008

成长的喜悦

幼儿园里的小Ivan,我开始实习的时候他不到三个月,还没学会翻身。

前天,我逗着他玩,才五个多月的他已经不爱躺着,尽是要坐直着身体,因为那样可以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玩。

下午茶时间,别的小朋友都坐上了高椅吃点心,他在看着看着,我把他抱起,也放他到高椅上。他的脸上露出了欢欣的样子,他已经开始吃一点固体食物,别的老师说可以给他一块‘出牙饼’来嘴嚼,他握在手里,高兴地直敲桌面,一会儿又放到嘴里。后来,我递了个饮杯给他,他用双手握着,很快就往嘴里塞。我说:“Ivan,you want to be a big boy now!”他咧着嘴笑,又用双手把饮杯在桌面上敲了几下。

这是Ivan第一次在高椅吃东西的经验,他很兴奋;我们看到了他的成长,也很开心。当幼儿园的老师,可以见证每个孩子成长的喜悦,那是多么令人鼓舞的事!

Friday, May 16, 2008

四川大地震

四川大地震已经是第五天,现在灾区恢复通讯了,让我们看到和听到更多悲惨的画面和消息。

每当听到地震灾难的新闻都让我心酸哽咽,许多叩应的听众把家乡的灾情给大家报告,更有一位老人家打电话到电台去,很焦急无助地说联络不上家乡的亲人,连一位女性主持人人也忍不住跟着听众泪下咽泣。

虽然NZ的华人不是很多,但可以感觉到大家的血都是跟着祖国一起翻腾一起流。这几天,经过本地华人电台的号召,呼吁大家都把赈灾捐款集中的捐到中国领事馆去,省去了个别团体沽名钓誉或滥用赈灾款项的疑虑。

支票写了,明早就寄出去吧!

Thursday, May 15, 2008

相信专家的话

终于让小女儿剪了头发!嘿....胜利!

对于她的头发,我软硬兼施有时都行不通。她说:“Mummy,you are not going to control my life。”每要说服她剪一次头发,她都哭一场,真拿她没办法。到了上个星期,她的哥哥也对她的头发批评,我顺水推舟向她建议剪头发,她还是不肯,直到我说带她去给发型师剪,让专家建议一个适合你的发型,她终于答应了。

现在的青少年,要相信专家的话,本来自以为样样是专家的父母已经不是专家了!

Tuesday, May 13, 2008

居安思危

一早送孩子上学时听到新闻报道中国四川发生大地震,死伤人数十多万,听了很心酸,不过本地的华人社团已经开始了赈灾行动,看看怎样可以尽点棉力吧。(最近的天灾也太频密了,我们的地球似乎有点aggressive。)

NZ也是处于太平洋不稳定区,常会发生地震。所幸我们居住的区域不属于断层摺曲区,就算震也是别处传来的余震。但是,居安思危,我们还是计划了地震逃亡的方式和路线,集合点就是在车道口的信箱旁,由于我们住的是平房,地震时就往外空旷的地方跑。

不久前,幼儿园也讨论了火灾和地震的逃亡路线,而我们也实习过了。不过,却闹了个笑话,其中有一项地震时的紧急措施是躲在桌子底下,大家思索了一下,哈哈大笑起来,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幼儿园的桌子都很矮小,才那么一尺高,怎么能躲进去呢?

这次四川的地震,灾情很快传出和救援也很快达到,反映出中国媒体某个程度的透明度。反观缅甸的风灾,国际的救援团体正在懊恼当地政府的封闭态度,使到救援物资无法到达。

Monday, May 12, 2008

观察

今天去creche,替代星期五的实习。另一项作业又要开始了,这次我得观察一个小孩,观察她的特点,兴趣,需求等等。

观察是幼儿教育重要的一环,由于幼童太小,没有足够的语言能力来回答问题,所以只有通过各种观察方式来做比较科学的报告。

我选的小朋友是纱米,她十四个月大,刚学会步行不久。她是一个很有信心的小朋友,喜欢阅读,喜欢玩任何的游戏。最近几位较大的小朋友转到teenies去了,她俨然是nursery里的老大,他和另一位十六个月大的小朋友建立了友谊,常在一块玩。她也比较独立,今天我看她自己在玩,自己走来走去,探索自己喜欢玩的玩具,还在不断的观察别的小朋友玩。

这个阶段的小孩,慢慢地在建立起自己的个性,如果能给他们足够的关注,长大就会有正面的个性。

Sunday, May 11, 2008

对死亡的探讨

上个周日凌晨三点,接了一通电话,说是家翁呼吸困难,要马上送入医院。(这如两年前家婆去世的那天,也是凌晨三点的电话。)孩子们都醒了,在静听父母的谈话,没有听到哭嚎声,又睡去了。

老公回马去看他的父亲了,但我们都觉得即将面临一场永别。

我的孩子们第一次知道死亡,那是在我外婆过世的时候。老大才四岁,她问:“太婆死了?”我回答:“太婆年老了,所以会死了。”那时我很伤心,但是回答得很平常。

以前我小时对死亡很恐惧,七岁的时候,在一个朋友家玩,她的姐姐睡到好迟都不起床,我们慌起来跑到村口杂货店找大人来救命,但一切都太迟了。好长的一段日子,这短距离的接触死亡,那阴影挥之不去,很怕自己,家人或朋友一睡不起。

我有带孩子参加丧礼,基本上都是老人家,他们都明白年老凋零这个道理。有一次,我让他们去瞻仰遗容,旁人怕吓到他们,我倒觉得无所谓,死亡只不过是人生过程的终结。

有一回,老大从学校回来,闷不出声,问了也不说,躲在房间里用涂鸦簿乱涂乱画。到了第二天,我才打听到是她同学的姐姐车祸去世了,那女孩才十五岁。这似乎否定了‘年老凋零’的死亡定律,难怪她一时不能接受。

更有一回,放学回家的路途上,孩子问我:“妈咪,你相信天堂和地狱吗?”我摇摇头:“No。”“那人死后将去哪里?”她继续问。“人死如灯灭,人死了就好象一个灯泡烧了,我们只怀念和感恩它带给我们光芒,之后去哪里都不重要。”我不懂给她的答案是否恰当,她读教会学校,有上宗教课,对这方面的思索和探讨都蛮多的,我不企图去控制她。

这两天,听说家翁的情况稳定了。我们都以平常心看待,包括生老病死。

感官周末Sensori Saturday

昨天参加了学校举办的这项“感官周末”的活动,这是必修的,每个幼教学员都必须出席。

我参与了其中的两个workshops,粘土和纸艺。

粘土play dough在幼儿教育的课程来说,是重要的一环。play dough可以给小孩全感官的体验,他们用手触摸,用眼看粘土不同的色彩,一些可食用的由面粉制成粘土还可以放到嘴里一尝,还可以放些天然香精,孩子们可以嗅到不同的气味。除此以外,可以训练小孩的手指小肌肉的灵活性;发展小孩的眼手协调。它让小孩发挥创意和想象力,塑造出各种各样的成品,也是一种让小孩抒发情绪的一种媒体。通过粘土的塑造,小孩可以建立起一些基本的概念,如颜色,形状,大小,重量等等。

最普通的面粉play dough制作法:

面粉3杯
盐1杯半
油3大匙
塔塔粉(cream of tartar)6小匙
水3杯
食用颜料

把所有材料放入锅内调匀,用中火煮,不断的搅拌,成团后放在桌面上搓到光滑。
也可用滚开水倒入,迅速搅拌成团,然后放到桌面搓滑。

我用不同play dough做的成品~
木糠做的小老鼠,花篮,圣诞节吊饰
Photobucket

Saturday, May 10, 2008

冬天来了!

前个晚上刮南风,温度降到了2度C,感觉冬天要来了。
冬天总是个忙碌的季节,没机会冬眠,纵使寒冷的气候让人感觉有点忧郁,但也没机会停下来。
冬天的周末,就是忙孩子们的运动项目,忙着接送他们去练球踢球,两个大人周旋三个孩子,南下北上的去球赛,团团转!
冬天的园子有忙不完的活儿,落完了叶子的花树果树要修枝;横枝乱桠的树木也要修一修,锯下的枝桠就存起来当柴烧。冬天还要劈柴生火取暖,每天入黑之前必须把暖炉烧好。
冬天的黑夜越来越长,就是想赶快在天黑之前把所有活儿做好!
冬天充满了期待:希望明春的花儿开的美,果儿长的甜;盼望天气转暖,白天增长。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Saturday, May 3, 2008

公平vs平等

这个图对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会有怎么样的启示呢?
Photobucket

“我对待所有的孩子都一样,不管他们男的女的,白的黑的;也不管他们的程度和能力。”
这是平等。

“我对待所有的孩子为独立个体,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优点,兴趣和需求。”
这是公平。

教育不能要求平等,每个孩子有个别差异,尊重他们的个别差异,给他们适当的指导,才是公平的。

纽西兰是个很讲究人权的国家,在幼儿教育的课程里,我们常常要关注equity的要素,要公平合理的对待孩子们。尤其是现在NZ的社会趋向多元化,公正和尊重才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主因。



equity-----a situation in which everyone is treated equally 公正;公平.


equality-----the fact of being equal in rights,status advantages etc.平等;均等;相等.


Friday, May 2, 2008

妈妈的情绪

(又是要赶功课的时候,心情开始紧张了。)

上个学期做的第一个作业,和孩子起了一点点冲突。

我的英文不好,思维方式都很“华文”,孩子常说:“Mummy,your English is very ‘Chinese’!”无法否认,毕竟英文不是我的第一语言,为了让我的Kiwi讲师明白我所写的,我都叫孩子帮我校阅。大女儿帮了我整个周末,辛苦了她。

到了晚上,看到小女儿在看书,我请她帮我听听字句里有没语病。她说:“No.........我在看书啦,你叫别人。”然后转身就走开。我的心感觉到被伤害,怎么帮我一点小忙都不可以吗?心里一酸,发了一阵子脾气;老公说来帮我也被我吼得闪开。儿子出来瞄了下,避开风头躲回房里;大女儿在忙她的功课不睬我。我为了要完成作业,很快就把情绪控制下来,自己在多读几遍来修改。

我是允许孩子说No的,如果理由充足。想一想,她在很投入的看一本书,是很不愿意放下的。况且我写的东西她未必听的懂,她还小。

忙着忙着,晚上十点多了,大女儿做完功课出来问:“妈咪,你还需要帮忙吗?”我的情绪马上崩溃了,哗啦哗啦地流马尿。我告诉她说,刚才我的feeling 被hurt了,我觉得妹妹转身背我而去使我很难过,要是有一天我紧急需要帮忙,她是否也会背我而去。她抱抱我的肩膀,安慰了我一下,我就叫她去休息,我可以自己忙。

去看了下,小女儿已经在被窝里蒙着头,我知道她已经很sorry了。妈妈的情绪,抒发了也就过去了。

Thursday, May 1, 2008

ERO和教育品质的监控

前一阵子听小女儿回来说,ERO(Education Review Office)的人跟她和一些同学谈话,学校很认真的对待ERO的来访。放假前也听幼儿园的supervisor说,由于ERO今年要到来,她被逼要更改她的假期。

这里的学校都害怕ERO?

不是害怕,只是学校都受到ERO的监管,每三年内会到各学校去评估,而评估的成绩就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funding。ERO不属于教育部,它是个独立的审查团体,有权审查各学校的财政状况,环境卫生和安全,师资和学生,校董会的运作,校长的领导能力,与社区的关系等等。有的学校运作表现太差,教育部就会依据ERO的报告来插手,曾经有学校被更换校长及解散校董会;也有的学校运作情况不良,被教育部解散后合并他校。

我觉得ERO最大的效能就是它的独立性和透明度,不是官僚,与升官发财沾不上边。它的审查是有一个程序,在三年以内突击的审核,审查的报告公开化,学校会发给家长,也可上网查询。由于ERO有权力和有影响力,这里的学校都战战兢兢地去提升学校的品质,那么就能达到对教育品质的监控。
http://www.ero.govt.nz/ero/publishing.nsf/Content/Home+Page